香坊生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王羲之的行书,“错位”中的结构美,是有一定方法的!

2023-01-06| 发布者: 香坊生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今天我们来讲解他的“错位”结构法——错位偏移《集王圣教序》中三个“而”字的框架空间构成比较:第一个“...
免费源码下载 https://down.115s.com/

今天我们来讲解他的“错位”结构法——

错位偏移

《集王圣教序》中三个“而”字的框架空间构成比较:

第一个“而”字属于常规结构,末两笔居于中间地带,将空间切割成比较均匀的三小块;

第二个“而”字的空间横向拉扁,末竖处在中轴线位置上,也就是说,左、中两块空间与左侧空间相对等,重心向左侧偏移;

第三个“而”字同样横向拉扁了空间,不过与上一字例的情况恰好相反,是重心向右倾偏移。

王羲之就是这样善于根据当下笔势情境的需要挪动中轴线,产生字形结构的错位偏移,体现出灵活多变的书写思维和想象活跃的造型意识。

相对而言,王羲之行书中如《集王圣教序》“论”字右部框架左向偏移的情况比较罕见,更多的情况是右向偏移。以下就简要解析一下《集王圣教序》中的部分相关字例。

“清”字右部笔顺,先写三横,然后长竖沿中线纵贯而下,底下的框架便自然全部安于右侧了;

“情”字笔顺虽然沿用常规,而右偏的处理思路与前字却是很一致的,“香”、“潜”诸字亦是同理。

“辄”字左侧“车”部中竖完全右移。

“众”字底竖亦顶至上横近尾处,最后二点已处于字框之外。

“数”字左部与前面的“清”字右部的处理思路神理契合,都是通过笔顺的微妙调整右向转移重心,此字竖画作为上框架的中线和下框架的左框,更显奇巧意态。

王羲之的这种精微的结构变化意识千载之下,神会者寥廖,书画兼擅、形感出色的八大山人算得上是这“少数幸福的人”中的一位,在技巧表现上又夸张了许多,烙成了个人风格强烈的“八大式”造型。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香坊生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香坊生活网 X1.0

© 2015-2020 香坊生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