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律师事务所 我是老徐。 这两天广州疫情一直在挂在热搜上,因为数据的确非常夸张,但有个数据引起老徐的注意。 根据广州通报,本次感染者中有2个重症病例,不过从官方公布的情况来看。他们本身就有不少疾病,且年纪都是偏大,其中一个已经82岁。 不过,好消息是,两位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目前病情基本稳定。 这个数据,非常值得我们留意。 目前,广州感染人数已经超过5万,乍一看非常恐怖,但其实里面有很多数字值得注意。 根据官方数据进行梳理,自10月22日到11月15日,广州累计新增感染者3.94万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超过3.6万例,整体占比高达93%。 即使扣除转确诊病例,无症状的比例仍然高达85%左右。 而以重症概率是两万五之一,如果加上今天的数据,老徐估计会超过3-4万分之一。 这个比例,其实是个信号。 不止广州,其他城市也陆续公布了当地的数据报告。 重症数,依旧不多。 这一波疫情以来,北京感染者确诊超1000例,仅有重型2例;重庆感染者确诊超8000例,仅有重型3例; 前段时间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郑州,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例重型和危重型病例。 把数据结合起来看,可以发现病毒真的在持续变异,并且毒性越变越小。 致死率,越来越低了! 种种现象,都和昨天《》中张伯礼院士的发言相得益彰。 自从20条颁布之后,网上吵得不可开交。 即便是国家卫健委针对20条进行了回应,还是石家庄各种声明,都还是止不住一些人一叶障目。 一边认为是要放开了,国家不管人民死活了;另一边认为这根本没用,多地仍然在一封了之。 两个观点都很极端,也不全面,也让我们得知一个现实:还有很多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国家的战略部署。 对此,国家不厌其烦。 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再次表明国家立场。 除了强调了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落实外方输入和内防反弹的战略部署以外,还提到了地方不能层层加码一封了之,也不能躺平一放了之,两种极端要坚决反对。 官方再次定调,再加上前文的重症数据,足以体现出20条颁布的意义。 种种信号表面,拐点,终于来了! 老徐自己分析,此前对病毒的不了解和恐惧,让我们重点都是以防为主,治疗反而是次。 但随着病毒毒性的减弱和传播力不断上升,继续死防下去显然是非常不科学的。 这才有了20条。 那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在科学防护中,把治疗突出。 有的人,一看到出现重症,就嚷嚷着人命关天,后遗症恐怖,要让一切回到封控。 这有点因噎废食了。 首先,认为可以通过防来让死亡不出现的人,是没有考虑到经济代价同样也会死人,尤其是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再不顾下去,真的有人会饿死。 再者,凡事讲究概率,开车出车祸也会导致有人死亡,那我们要禁止所有的汽车吗? 说白了,我们要科学来对待,因为病毒已经存在,臆想是没有用的! 至于说后遗症问题,老徐找了几个案例给你们参考,这个大家自己思考判断。 颜宁教授也发表过类似观点,主要是说现在的奥密克戎和刚开始的德尔塔等初始病毒有了根本性变化。 用人话说就是传染性,重症率,致死率已完全不同。 而今年6月,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首个关于奥密克戎后遗症的研究。 结果表明,奥密克戎比起初始病毒引起的“长期新冠”,可能性已经大幅降低! 后续越来越多的权威研究逐渐跟上,总结来说就是:接种过疫苗的人出现后遗症的几率很小,大部分人在感染后会迅速完全康复。 面对国家的科普宣传,有人说之前是国家在宣传后遗症有多可怕,现在又宣传后遗症很轻微,人话鬼话都被说完了。 老徐对于这种言论非常无奈,之前的做出的报告大多是集中在新冠肺炎原始病毒,而不是现在的奥密克戎啊! 病毒在变化,我们的认知也要跟着。 因为下结论容易被极端的人攻击,老徐就我就不多讲,你们分析下。 而我要说的是另外一点,低重症、低死亡率、后遗症少是好事,但并不意味着病毒就不存在。 如果病毒无害,我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依旧坚持动态清零的基调,说白了,我们还是没有做好准备完全面对病毒的冲击。 昨天的文章,不少读者也跟我反馈,说自己不怕,怕老人小孩。 这点,我也担忧。 我是不认同那些说让老人小孩感染一遍自然就有免疫,比起成年人,我们真正要保护的是他们。 这一点,国家也在努力,所以疫苗研究、政策、医疗资源全是倾向于他们。 但我们也得动起来,保护家人,不能只靠国家,也要靠作为家里顶梁柱的你。 比如家中准备好一些药物,做好预案,多接收一些最新的资讯,莫让恐慌占据了理智,反而给了病毒可乘之机。 另外我还是得提醒下,其实大家不用过于忧虑,步伐并没有你们看到的那么快,今天卫健委的会议也说了,不可以走向任何一个极端。 想象中的放开,其实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而且,广州这一波的数据其实也非常重要,为接下来如何走提供了很多的数据参考。 我估计,上面也时刻关注着。 毕竟,如果这次发现重症率能一低再低,那对于我们来讲,曙光才是真正的到来。 并且不是防疫曙光,是疫情曙光。 这才是,真正的拐点! 欢迎添加我私人微信聊 还请添加时备注下城市 国际| 观察| 疫情| 八卦| 我会在星球聊得比较深入和直接,特别是广州的房子,A股,港股美股等,有兴趣加入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星球 ![]() |